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综合咨询
9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
发布时间: 2013/9/10 浏览次数: 845 次
概述:8月制造业PMI数据显示,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更趋明显,且制造业供需矛盾有所缓解。只是大型和小微企业表现冰火两重天,表明中央扶持小微企业政策仍需进一步落实。近期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形势逐渐好转,但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持续下滑,预示着后期出口恢复速度相对缓慢。目前,正处于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时期,但调结构背景下,市场需求回升相当温和,以致于不足以支撑经济强劲反弹。
一、PMI显示国内经济向好出口明显回升
(一)两个版本PMI一致上行 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更趋明显
9月1日发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51.0%,较7月回升0.7个百分点,为连续11个月处于扩张状态。而此前布公布的汇丰8月PMI初值为50.1%,较6月大幅回升,创4个月来最高水平。两个版本PMI一致向好,表明我国制造业摆脱萎缩,经济增长持续走稳。
图1:中国制造业采购数据经理人指数(PMI)(来源:统计局、Markit)
从分项指数看,反映市场需求的新订单出现回升,这和汇丰PMI走势较为一致。7月官方新订单指数为52.4%,较上月升1.8个百分点,连升两月,且为16个月来的最高;而汇丰PMI终值显示,新订单指数为50.5%,较上月上升3.9个百分点,结束连续三个月的萎缩状态。
不过,官方新出口订单本月为50.2%,较上月反弹1.2个百分点,也是今年4月以来首次回升至荣枯线上,反映外贸形势有所好转。而汇丰PMI新出口订单则呈加速下滑态势,两者分歧较为明显。考虑到美日欧发达经济体形势逐渐好转,但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却持续放缓,预期后期出口有望缓慢回升。
由于需求回暖的带动,本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也从上月的50.1%快速升至51.8%,为6个月来的高点,进一步释放市场向好的信号;上个月购进价格指数曾大幅回升5.5个百分点。实际上,7月初至8月上旬,钢材价格曾出现一波明显上涨。
8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9.4%,较上月升3个百分点,延续上个月的大涨态势,企业生产经营也持续回升。受此影响,8月企业采购量由上月的50%升至52.0%,原材料库存指数升0.4个百分点至48.0%,生产指数则从6月的52.4%上升至52.6%。反映了企业对未来预期继续看好,采购量略有增加,生产增速也继续加快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月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差值,从上个月的1.8个百分点收窄至0.2个百分点,为近7个月来的最小差值,表明制造业供需矛盾也有所缓解。
分企业规模看,官方大型企业PMI为51.8,比上月升1.0个百分点,且连续12个月位于荣枯线上;中型企业PMI为49.6%,与上月持平;小型企业PMI为49.2%,较上月下降0.2个百分点,意味着小微企业经营环境依然困难。大型和小微企业表现冰火两重天,也表明中央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仍需进一步落实。
官方和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均出现改善,预示着国内经济或已走出低谷,呈逐渐向好趋势。为稳定经济增长,这几个月来政府已经陆续出台多项举措,如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,针对小微企业减税,推进棚户区改造,加快铁路投资、城市基建增速等。
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在走稳,但目前正处于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时期,市场需求回升相当温和,以致于不足以支撑经济强劲反弹。
(二)进出口同比双双转正 外贸形势出现一丝生机
海关数据显示,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.8%,其中出口同比增长5.1%,进口同比增长10.9%,这一数据较6月份-0.7%和的-3.1%的双负增长无疑是大逆转。当月贸易顺差178.2亿美元,收窄29.6%。美欧等发达经济体近期出现一些积极迹象,但受贸易保护主义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影响,稳定外需的压力依然很大。
图2:进出口、贸易顺差走势图(来源:海关总署)
7月份外贸数据出现反弹,一方面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;另一方面,与近期欧美数据都出现明显好转也有关,全球主要国家PMI在7月都有显著的回升,对中国出口有较大的正面影响。此外,7月24日,国务院曾通过“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、调结构的若干意见”以期切实减轻外贸企业负担,促进外贸增长。
分地区贸易来看,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均有所增长,仅对日本贸易下降,对欧盟出口增长较快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7月份,中欧、中美、以及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总值同比增速分别为5%、10%和13.1%,中日则下降6.1%。其中,对东盟出口额是206.1亿美元,同比增幅高达21.35%。
7月份,机电产品出口超过半壁江山,实现稳步增长,尤其是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势良好。数据显示,7月当月,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028.5亿美元,增长4%,占出口总值的55.3%。其中,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438.7亿美元,增长11.3%;机械设备319.5亿美元,增长1.7%。
由于原油进口大幅上涨,本月进口增速回升也超过预期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7月份,我国原油进口额增速由6月的同比下降7.6%大幅涨至上升22.5%,铁矿石以及钢材的进口也有小幅改善。
近阶段主要数据显示,国际经济仍在缓慢复苏中,出现了积极的迹象,但欧美受财政减支的制约,经济增长后劲不足,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。这使得国际市场需求不足,也直接反映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国稳定外需压力较大。与此同时,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,外部利益和贸易摩擦增多,也将增加出口和对外投资的难度。生产成本持续上升,而人民币升值也比较快,在此情形下出口形势不容乐观。
也就是说,近期外贸形势好转与国家促进外贸政策有关,也与外需回暖相关,但以此判断国内外需求已恢复仍言之过早,其持续性和稳定性有待观察。
(三)7月数据向好 经济或于三季度触底
新近出炉的经济指标显示,在政府“稳中求进”以及经济增长双底的政策下,7月工业、投资、出口和PPI等一系列主要数据,在市场期待了数月后,终于出现了一丝反弹迹象。
图3:居民消费价格(CPI)和工业品出厂价格(PPI)对比图(来源:统计局网站)
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.7%,比6月份高出0.8个百分点,结束了5月以来连续两个月回落的趋势。与工业生产恢复相匹配,7月PPI也出现了可贵的降幅收窄现象。同比下降2.3%的表现,与同比上涨2.7%的CPI一道,同处于较为温和的区间。
工业数据的改善也是因7月份消费、投资和出口这“三驾马车”相对给力的表现。7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13亿元,同比增长13.2%,比上月增速放缓0.1个百分点,。与前6月持平,从2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的回落态势中企稳。此外,本月进出口增速双双“转正”,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。
从投资方面看,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,基础设施和放地产投资增速也有所回升,仅服务业投资增速出现微降。与此同时,中电联数据显示,7月用电量同比增速也在8.8%%,工业用电量明显增长,也印证了工业经济增速回暖的趋势。
这几个月,决策层进一步强调“稳增长”,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温和措施,市场信心有所恢复。PMI持续回升,工业、进出口、用电量数据出现增加等经济数据好转,表明国内经济环境有所改善,政府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努力初见成效。
只是调结构、促改革的大环境下,指望经济重现以往的高增长态势或是奢望。种种迹象表明,当前政策着力点是优化经济结构,对某些领域有限提振。如7月钢市曾在淡季走出一波较强的上涨行情,但房地产、汽车、造船等主要用钢行业仅仅显现企稳态势,而随即而来的钢价回调,也证明此次上涨只是超跌反弹,而不是需求拉动的迅速增长。
(四)资金面稳中偏紧 货币增速反弹或难持续
央行金融统计数据显示,7月全社会融资规模为8088亿元,比上月减少2287亿元,比去年同期减少2434亿元。其中,新增人民币贷款6999亿,环比少增1600亿元,同比多增1598亿;广义货币供应量(M2)增速从上月的14%加速至14.5%,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从上月的9%加速至9.7%。7月信贷及货币增长超过预期,在经济企稳回升迹象出现的大背景下,业内趋于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应该“按兵不动”。
图4:狭义(M1)?广义(M2)货币供应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(来源:央行网站)
本月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季节性回落,财政存款季节性回升,存款总量环比下降。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增速回升,并带来M1增速反弹;尽管外汇占款下基础货币投放受限,但央行公开市场货币投放稳健,而信贷投放也小幅超出预期,货币增速出现小幅反弹。
从分项看,短期贷款季节性回落,票据融资仍在低位,而企业中长期贷款维持在高位。其中,7月人民币占款占比达87%,而“影子银行”等非信贷融资萎缩至1089亿元。
受外币贷款、企业债券融资和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快速下降的影响,本月社会融资环比和同比均大幅下降,也低于市场平均预期。此外,6月以来银行间资金面趋紧使市场利率快速回升,票据融资和直接融资受较大影响,社会融资总量出现快速回落。
7月社会融资数据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:一是各层次利率水平总体提升,直接融资快速下降,尽管信贷投放总体平稳,但未来几个月社会融资总体趋紧可能性较大;二是尽管企业中长期贷保持高位,但债券融资快速下降,企业融资条件恶化;三是居民中长期贷款继续处于高位,反映房地产销售良好,考虑到70大中城市房价持续上涨,房地产市场调控压力加大。
从央票到期量和国际资本流向来看,下半年的流动性环境不及上半年乐观。8月到期的央票规模达2580亿元,随后到期量逐月递减。不仅如此,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也加大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。另一方面,国内经济降中趋稳,资金需求总体温和。
考虑到未来新增贷款将稳定在较7月份略低的水平,同时存款增速面临外汇占款波动的影响,M1、M2增速很难出现趋势性上涨。按年初9万亿新增信贷目标来计算,剩下的月份里平均每月新增信贷规模6500亿左右,较7月新增信贷略少。
因而未来几个月,在货币信贷政策维持稳健的预期下,央行或将继续在“去风险”和“稳增长”之间平衡,从结构上有保有压,同时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对冲市场短期干扰因素,以保持资金供给的总体平稳。具体看,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一边释放短期流动性,一边锁定长期资金,“锁长放短”的调节方式已经趋于常态化。
二、美经济数据劲升 欧元区逐渐走出衰退
(一)美国经济持续复苏 美联储信号不明
近期各项主要经济数据表明,美国经济持续复苏,市场对美联储退出QE的进程仍表示极大关注。
Markit发布数据显示,经季调后,8月美国制造业PMI升至53.9%,环比上升0.2个百分点,创3月份以来新高,表明制造业正在温和增长。其中,8月份国内外新订单量均大幅提升,制造业就业人口连增两个月;输入成本继续强劲增长。美国供应管理协会(ISM)公布,7月制造业指数由6月的50.9%飙升至55.4%,创2011年8月以来新高。
美国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2.1,低于上月的85.1,但高于预期。因近期抵押贷款利率不断攀升,以及叙利亚局势不稳引发油价上涨,导致了消费者信心从上个月的高点回落。根据历史数据,在截至2009年6月的18个月衰退期内,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平均值为64.2,而衰退之前的5年扩张期内平均值为89。
除此之外,美国7月营建许可总数年化月率为增长2.7%,至94.3万户,同比上涨20.9%;7月新屋开工总数上升5.9%,至89.6万户,略微逊于预期,建筑业进入平稳期。美国7月失业率环比下降0.2个百分点至7.4%,其中零售业、金融业等就业人数有所增加。
图5:美国就业、制造业等数据(来源:美国劳工部&密歇根大学&美国供应管理协会)
从这些主要经济指标看,还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,以促使美联储开始缩减“量化宽松”规模。此前,美联储为失业率设定的目标是6.5%,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达到,预计年底前也难以达到。因此预计在9月份美联储不会开始采取行动,而且即便是在11、12月份的两次货币政策制定会议上,美联储也同样不会缩减“量化宽松”规模。
美联储将在9月17日和18日召开下一次货币政策制定会议,目前该行正在以每个月850亿美元的规模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。
(二)欧元区制造业数据强劲 经济有望持续复苏
不仅美国经济数据靓丽,欧元区的经济也让人眼前一亮。从Markit最新公布的制造业数据看,欧元区制造业8月PMI制造业初值创两年来新高,彰显经济继续趋好。
8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初值为51.3%,为2011年6月以来最高,也好于初值50.8%。其中,德国8月制造业PMI为52.0%,为25个月来的最高,其中产出指数升至26个月来的新高55.3%。法国的制造业PMI值持平于7月的49.7%,仍处萎缩区间。
7月欧元区失业率继续持平于12.1%,已连续三个月持平,也是1995年欧盟统计局发布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高。整个欧盟国家失业率也无明显变化,继续停留在11%。
8月份,欧元区17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-15.6,远好于7月份的-17.4,同时也超过了-16.0的市场平均预期。欧元区8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创2011年8月以来新高,显示欧元区经济复苏动力增强,三季度有望迎来更大幅度复苏走势。
图6:欧元区16国失业率、制造业?消费者信心、物价指数(来源:欧盟统计局)
综上所述,目前国内制造业供需矛盾有所缓解,经济持续企稳向好,表明政府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努力初见成效。种种迹象表明,当前政策着力点是优化经济结构,指望经济重现以往的高增长态势或是奢望,因此对钢材市场需求改善较为有限。从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来看,一边释放短期流动性,一边锁定长期资金,“锁长放短”的调节方式已经趋于常态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