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来到台州市金属材料流通行业协会
免费注册 | 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
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钢市点评

“宝武合并”去产能预期遭质疑 有待市场验证

发布时间: 2016/7/13  浏览次数: 363

一年多来,备受关注的钢铁行业多次传出兼并重组的传言,其中传闻最多的就是武钢和宝钢的合并可能性,但武钢与宝钢官方都多次“辟谣”否认。6月26日,传闻已久的消息终于落定。当日下午,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宝钢股份)和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武钢股份)同时发表公告称,其各自的控股股东宝钢集团公司(下称宝钢集团)和武汉钢铁(集团)公司(下称武钢集团)正在筹划战略重组,两上市公司均自27日起停牌。

宝钢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,位列全球钢铁企业第五位,武钢集团则位列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六位。“宝武合并”后,粗钢总产量将达到6070万吨,成为仅次于安赛乐米塔尔的世界第二大钢铁厂,并毫无意外地问鼎中国第一大钢铁公司。

近年来钢铁行业处于全行业低谷,而两大钢铁集团的合并,有抱团取暖的意味。根据2015年财报,武钢股份的净利润由2014年的12.57亿元转为2015年巨亏75.15亿元,武钢集团总亏损达69.86亿元;宝钢股份2015年利润总额为17.91亿元,同比下降78.36%,宝钢集团2015年利润总额10.3亿元,相比前一年下降89%,丢掉了行业第一的宝座。

多位行业专家表示,两家企业逆境中的重组体现了两个主要目的,一是化解过剩产能,二是提高产业集中度。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则直言,两家企业重组正是基于去产能的考虑。

在钢铁行业持续低迷的当下,两大央企重组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,而能否通过重组有效解决钢铁业的困境,还有待市场验证。

舆论关注度走势

6月26日,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战略重组的公告发布后,立刻引起了舆论的关注。财新网、金融界、和讯等财经网站,以及网易、腾讯、和讯等门户网站先后报道了这一消息。当日,新闻报道总量(含网络报道,下同)即达291篇。

6月27日,舆论热度快速升温。在网络媒体纷纷关注的同时,传统媒体也开始介入。《新京报》《每日经济新闻》《经济参考报》《证券日报》等多家纸媒均对此事作出了相关报道,并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宝钢武钢体量的巨大,以及去产能的重组目的上来。这些报道被大量网站转载,进一步推动了舆论热度的升温,仅《经济参考报》“武钢宝钢确定重组 钢企巨无霸将现”一篇报道即被转载122次。当日,新闻报道总量达到了971篇,为此轮舆情周期的最高值。

6月28日以后,舆论热度逐渐下滑。与此同时,评论性报道开始大量出现,如《北京青年报》发表评论“宝钢及武钢重组真正意义何在”称,作为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钢铁行业,此次重组如果仅仅满足于消除市场的恶性竞争,显然是达不到重组整合目的的,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;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评论“武钢重组‘反抗’未果 融合管理模式存难点”则认为,如今两大央企合并将带来很强的规模效应,有助于提升其对下销售和对上采购议价能力。但后续双方在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融合,将是一个难点。

7月2日以后,舆论热度已经下滑到比较低的态势,基本淡出了舆论的视野。

“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”新媒体大数据工具“新微邦”监测显示,6月26日至7月2日,关于“宝钢与武钢重组”一事,共有新闻报道近1800篇,日均250余篇;在新浪微博上共有相关话题1600条,日均220余条。新浪微博热度与新闻热度走势基本一致,均在6月27日达到最高值。

“新微邦”数据显示,6月26日至7月2日,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,共有相关文章100篇,获得了超过260万的阅读量。

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

不看好重组去产能,占33%

网友“琴飞泉”:再重组也不会降产能的,因为这意味失业潮,所以只能用百姓的血汗去补空窿。

网友“今晚撸老虎”:重组能解决产能过剩吗?能生产出特种钢材吗?

重组去产能势在必行,占19%

网友“若臣若君”:钢铁严重供过于求,压缩产能是必然。

网友“yoycinty”:国企改革,合并重组是势在必行的,当一个产业链发展到一定规模,就会出现相对应的问题。

重组并不能扭亏,占22%

网友“看着你走?”:合并成一个巨无霸就能扭亏吗?不知道这个是什么战略。

网友“重见青天”:原来两家亏损,重整后变成一家亏损,数据好看了哈哈。

生产出好产品才是关键,占12%

网友“Sweet段?”:产能高有个屁用,天天不是在喊着去产能吗?关键是搞出有水平的东西,有本事搞出世界一流的产品,那才真牛。

其他,占14%

网友“hongcl66”:企业是以生产效率来决定企业未来的,大而不强有屁用!合并只是推迟了死亡的时间!

网友“清风2003”:产能过剩,那也是因为打着城市化旗号,全社会盖房子发展房地产,房地产规划出问题。

媒体观点分析

官方将这项震惊行业内外的“超级大合并”,置于供给侧改革的框架之下。如何进行有效重组,能否成功实现去产能的目标,自然成为各大媒体的核心议题。

《证券日报》在文章中援引专家的观点称,就目前来看,此前的国企改革基本上都是通过简单的合并、从数量上削减了央企的规模,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形成去产能的效果。如果此次宝钢股份能够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,协助武钢摆脱一部分发展问题的话,两家企业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压缩产能。

“界面新闻”对去产能持质疑态度。文章称,国资委提出通过兼并重组,形成1-2家超亿吨粗钢产量企业,在这一“求大”的背景下,就算“宝武”在合并后,淘汰掉各自旗下的八钢、鄂钢、昆钢等部分落后产能,淘汰的数量恐怕也不会太多。打造“航母”无可厚非,提升产业集中度更是当下钢铁产业脱困的根本出路,但应强调“企业自主、市场主导”,切忌揠苗助长。否则,为了一点可能去掉的产能,将两大央企拉下水,变成下一个“渤钢”,得不偿失。一味追求表面集中度,则毫无意义。

《新京报》评论称,央企往往背负着国资委以及地方保就业、保GDP等隐性政绩指标,因此在去产能、去冗员等改革举措推行上,存在着决策迟缓、执行力不强的通病。况近年来的央企合并,都发生在行业整体不景气、主管部门寄望于通过整合来打造不沉“航母”的基础上。武钢与宝钢的婚姻并非纯粹的自由恋爱,如何在合并后创造更大的协同效应,而非行政命令下的整而不合,避免央企大而不强的效果,恐怕才是决策者必须慎重考量的关键命题。

《北京青年报》认为,无论是宝钢还是武钢,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,主要体现在量而非质。除了产能严重过剩之外,还有高端领域缺乏竞争力的问题。按照现有的产品及其结构、质量,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钢铁行业利润水平过低的局面,简单的重组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。相反,可能会引发许多新的矛盾。譬如员工下岗问题、亏损问题、债务负担过重问题等。双方重组后,在对同质化产能进行合并和整合后,必须把重点迅速转向新领域的拓展,新产品的开发,新技术的运用,新增长点的培育。

舆情点评

宝钢和武钢重组的公告一出,便引起社会普遍关注,主要是因为,两家巨无霸央企体量之大,如若能够实现合并,按照企业的设计产能计算,或将打造出一家“中国神钢”。

中央政府希望通过“宝武”合并,进一步推动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,深化落实供给侧改革,帮助这些支柱型产业走出低迷,从而带动经济重拾增长动力,这是毫无异议的。但不容忽视的是,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,两者的重组并没有那么容易。

武钢集团亏损严重,宝钢集团利润大幅下滑。通过合并可以减少竞争,形成互补,这是共识。但同时也应认识到,宝钢和武钢两家集团面临的经营问题,不是个体的问题,归根结底还是中国整个钢铁产业集中度低,产品结构单一,在低水平上过度竞争,从而导致产能过剩,企业经营困难。

因此,宝钢和武钢两家集团重组,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发挥各自优势,产生协同效应,重塑产品结构,扩大规模效应,实现高水平的竞争。

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,需要两家企业将管理方面的优势整合起来,取长补短,去粗取精。同时,还需特别注意两方在整合过程中企业文化的融合。企业文往往体现了企业在各方面运作上的思维方式,如果不能有效融合,反而会增加内耗,影响各部门、各层级对企业规划的贯彻执行。

中国钢铁业的寒冬已经到来,宝钢和武钢的整合备受瞩目,也不免遭受各种质疑。如果宝钢和武钢这样的钢铁巨头能以“壮士断腕”的勇气去产能,在战略重组的过程中实现优质资产的融合和产品结构的升级,在高端市场上开辟出一片“蓝海”,势必将成为2016年钢铁去产能的一个成功范本,为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起到示范作用。

资讯动态
· 公告通知
· 市场动态
· 钢厂快讯
· 钢市点评
· 协会新闻
· 媒体报导
· 综合咨询
市场分析
行情快递

友情链接

 

首页  |   协会概况  |   资讯动态  |   金属市场  |   会员企业  |   市场行情  |   政策法规  |   资料下载    |   电子会刊  |   招贤纳才
网站备案号: 苏ICP备09052805号 Copyright © 2005 - 2024 sz-steel,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台州市金属材料流通行业协会
招商热线:0576-88527671 广告投放热线:0576-88527671 地址:台州市椒江区红星美凯龙大桥店东大门15栋401室